第(1/3)页 推门而入。 殿内漆黑幽深一片。 从门窗与地砖上沾染的灰尘就能看出,纯阳殿已经有许多年不曾有人前来。 与当日在九江城外渡船上。 那老船夫所言,倒是有些出漏。 不过。 想来也是正常。 毕竟他上次来还是一二十年前,那时匡庐山还算平静,作为洞天福地之一,山中隐士无数。 仙人洞香火并未断绝,有避世修道之人,时常过来清扫擦拭。 又有道人于此落道。 替人解签。 所以他才会说仙人洞灵验无比。 只是,前些年,匡庐山匪祸成灾,隐居在此之人死得死逃得逃,即便之后了尘长老剿匪,纯阳殿还是就此荒废。 石殿规模不大。 是单层歇山式建筑。 殿内除了供奉有吕祖石像之外,几乎再见不到多余之物。 “火给我。” 看到这一幕,鹧鸪哨不由暗暗叹了口气。 从踏入修行过后。 他便彻底以道门弟子自居。 哪里见得了道殿如此荒废。 “是,师兄。” 闻言,老洋人立刻摘下背篓,取出火镰火石递了过去。 接过火镰,鹧鸪哨快步走到神像外的石台上,简单请扫了下,这才燃起火,将所剩无多的蜡烛重新点燃。 借着摇曳的光火。 他也终于看清吕祖神像。 与古书中记载几乎如出一辙。 生而金形木质,道骨仙风鹤顶龟背,虎体龙腮凤眼朝天,双眉入鬓,身长八尺二寸,着道袍,负长剑。 看神像样式风格。 应该是明初时修建。 据说朱元璋称帝后,为了维护统治,证明自己天命所归,编撰了不少神话。 其中最多的便是仙人洞。 如此看来,传闻应该不假。 神龛中的吕祖,身形高大,眸光如火,衣冠须发无一不是细致入微,雕刻的栩栩如生,显然是出自名家大匠之手。 供台上落了厚厚一层香灰。 但炉子却是不翼而飞。 大概率就是被当年那些在此落草的山贼顺走。 鹧鸪哨无奈,只能从一旁的竹筒里找出三根还算完整的长香,点燃后,插在了一旁石壁缝隙中。 随着袅袅青烟缓缓朝四周弥漫。 纯阳殿中再度恢复往日神秘之感。 “你小子整天背着个篓干啥?” 一行人四下看过。 杨方则是盯着老洋人身后一脸不解。 平日里没注意,如今想想,他才猛地发觉,无论何时,老洋人似乎都是竹篓不离身。 相处这么久,两人也算熟稔,眼下见他师兄鹧鸪哨走远,他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心中好奇,靠近过去低声问道。 “秘密。” “你最好还是别问得好。” 老洋人眉头微皱,看了眼搭落在自己肩膀上的那只手。 杨方这家伙哪里都好。 就是太自来熟。 “火镰也算秘密?” “那当然不算秘密,但竹篓里的肯定算。” 听到这话,杨方心神一下就被勾了起来,以他对老洋人的理解,能让他如此重视的,除了那把形影不离的大弓外,这绝对是第二件。 “别婆婆妈妈了,有什么不能见人的宝贝。” 杨方目光不动神色的扫过竹篓。 心里暗暗盘算着。 但猜了几样,又被他一一否定。 看着挺沉,应该不是明器之类,毕竟搬山一脉倒斗从不求财。 而且,不知道为何,当他目光扫过,心中竟是莫名的出现一股悸动。 那是对凶险的敏锐嗅觉。 但越是如此,杨方心中好奇便愈发压制不住。 他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。 只是窥探一眼,就能让自己如坠凶巢。 神色间却没有太多表露,只是故作不耐烦地道。 “真想看?” “那等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。” 老洋人忽然玩味的笑了笑。 被他一笑。 原本还好奇十足的杨方,心头反而一下没了底。 “不是,你小子吓唬谁,一破竹篓里总不能藏着头鬼吧?” “那不能。” 老洋人摇摇头。 又看了眼师兄的方向,见他正在擦拭神龛和供台,并未注意到这边,这才暗暗松了口气。 示意了下杨方,让他动作快些。 见状,杨方心头不禁一动,深吸了口气,凑到他背后,伸手快速将竹篓掀起一角。 轰—— 只是。 刚掀开一条缝隙。 一股狂躁、野性又凶戾惊人的气息,犹如决堤山洪一般,轰的一下扑面而至。 饶是杨方已经有所心理准备。 但面对那股异于寻常的诡异气息。 整个人还是如遭重击,身形朝后连退数步,若不是身后打神鞭上道家符箓自行亮起,将那股气息凭空打断。 仅仅是一个照面。 他就要身受内伤。 “娘的……究竟是个什么玩意?” 杨方一脸的不敢置信。 要知道,唯一一次输给昆仑。 他还算心服口服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