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是。 他随口说的几样,对孙把头而言,已经是可望不可即的高山。 一时间,脸色间满是震撼。 不说米面粮油,就是药材、茶叶,自古以来,哪一样是寻常人能够接触到的生意? “哪里。” “养家糊口而已。” 察觉到他神色讪然,陈玉楼摇摇头解释道。 同时,指了指身后过去的急流峡谷。 “对了,孙把头,陈某走南闯北也去过不少地方,这大江周围,按理说一般都会修庙建观,供人拜祭,兵书峡怎么不见?” “这陈先生就不知了,兵书峡中并非没有庙观,而是据说当初峡中泥蛟翻身,山洪暴发,不知多少船只覆没,有一仙人遗蜕从棺中现身,将随身所葬的宝剑扔下,自此镇住山洪。” “所以,那些悬棺才被成为仙人之棺,兵书峡也叫做宝剑峡。” 陈玉楼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说法。 回头望向已经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大峡谷,若有所思的道。 “所以,其实并非无庙。” “仙人棺便是所奉之庙宇古观?” “是嘞。” 孙把头咧嘴一笑,似乎说的兴起,下意识去摸腰间的旱烟杆,不过刚提起,似乎想到了什么,又将烟杆给重新别了回去。 “无妨,孙把头随意。” 陈玉楼一看就明白过来,他是怕抽烟会影响到自己。 只不过,烟草叶子又非大烟,他自然不会抵触什么。 别说川渝,湘西那边不少人种烟,以此为生。 市井之间抽旱烟的人不在少数。 听到这话,孙把头这才放下心来,从口袋里摸出一只铅皮烟盒,从中捻了一缕烟丝装好,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。 他这几十年的老烟枪了。 一天不抽上几口,混身都不舒服。 “所以,不管是我们跑船的,还是当地山民,过水都会拜上一拜。” 宝剑镇压走水蛟龙。 陈玉楼暗自点了点头。 类似的民间传闻,他其实听过不少。 只不过,一开始他只以为兵书宝剑峡之所以得名,是因为峡谷西段,香溪到庙河之间,因为形如兵书宝剑而得名。 除此之外,他还听过另外一种传闻。 据说是诸葛亮,遗留兵书于此。 也不怪孙把头这种说法少见。 “原来是这样。” 陈玉楼摇摇头,驱散脑海里的杂念。 “按照眼下行程,把头估计,几天能到?” 闻言,吐出一口长长烟雾的孙把头,暗暗琢磨了下,然后才伸出一只手,“怎么着也得个四五天吧。” “不过,陈先生要是急的话,连夜不停地走,两三天就能到。” “那倒不用。” 陈玉楼连连摆手,而今的长江,可不是后世那般。 水下急流暗礁,水势凶猛,船翻人亡的事情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上演。 不然,船家的规矩忌讳为什么那么多? 都是人命填出来的经验。 夜里行船更是危险。 何况,三五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,他还是等得起的。 “安全为上。” “行嘞,老汉先去掌舵,再往前又是一段急水。” 听到他这话,孙把头明显是暗暗松了口气。 毕竟,真要连夜赶船,一个是危险,另一个人也扛不住。 “好。” 将烟盒与烟杆收起,孙把头一路往船舱下赶去,等到了头舱里,却发现负责掌舵的二儿子却是意外的精神。 并没有如往常那般疲惫。 要知道,他这已经走了一上午,掌舵听着简单,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体力活。 精神高度集中,不能出一点差错。 所以最多几个钟头,他们就要轮换着来,就是怕出问题。 “爹,我再开一段,您老坐着抽袋烟就行。” 听到身后动静,掌舵的男人转过身来,眉眼和孙把头有着六七分的相似,见老爹要来接手,他只是摇头一笑。 “你小子撞什么了?之前不是每次开船都嚷嚷着累,要换人,怎么这趟出门,就跟变了个人似的?” 孙把头眉头微皱。 几个儿子什么德行他哪能不了解。 也就老大老实,从不喊累,这小子和老三都是偷奸耍滑的性格,至于幺儿,年纪还小,上船也没多久,还算勤快。 “说啥呢,爹。” 老二咧了咧嘴,“不过,您不说,我也好奇着呢。” “怎么说?” 见他脸上露出一抹若有所思,孙把头抽出烟杆,在脚后跟上轻轻敲了几下。 “这短时间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这白天黑夜的都不知道累,浑身就像是有使不完的牛劲。” 说到这,他迟疑了下,又补充道。 “身上也没了往常的酸疼。” “爹,您说……这事会不会和陈先生他们有关系?” “别瞎说!” 听到这话,孙把头差点被一口烟给呛死,吓得一激灵,赶忙回头看了眼,确认不会被外人听到,这才狠狠瞪了他一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