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等返回洞庭庙。 行走在山间,一众人远远就闻到浓郁的香味从院内飘来。 岛上虽说物资差了些。 但那也仅限于青菜。 去年登岛时,恰逢深冬季节,这年头就是庄子里,下雪天也难见到几片绿叶菜,何况孤悬大湖中的君山岛。 像是肉蛋米粮一类。 庄子那边定期就会有人乘船送来。 更别说,君山岛靠水吃水,物产丰饶,大鱼湖虾只要吃得下,根本不必担心会饿着肚子。 也就是这帮家伙,过惯了好日子。 放到而今这世道。 一斗米都能换几个小姑娘。 为了一口吃的活命,杀人落草都是寻常。 “咕咚——” 负手走在前头。 听着身后那一道道偷咽口水的声音。 陈玉楼不由摇头一笑,并未点破。 一早从陈家庄出发。 过石君山时,又停留了小半日。 再加上岛上耽误的时间。 转眼差不多都已经快接近哺时,也不怪他们饿,毕竟最多再有两个钟头估计天都要黑了。 以他如今的境界。 即便做不到彻底辟谷,但半个月不吃不喝不眠不休,还是能够做到。 但其他人就远做不到这一点。 尤其走的横练之路,道武双修的昆仑和杨方,消耗更大,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。 推门而入。 一众坐在地上闲聊的伙计,顿时纷纷起身。 “总把头。” “掌柜的回来了,快,让后厨开宴。” “见过总把头。” 而今岛上差不多有近二百号人,负责镇守各处,昼夜巡视,眼下看到的,应该是换防回来的那一批。 陈玉楼一路看去。 其中多数面孔都还算熟悉。 称呼掌柜的,无一例外,都是从庄丁中征调过来,至于总把头,一看就知道是常胜山上伙计。 “好好。” “都别忙了,坐下吃饭。” 陈玉楼笑吟吟的摆了摆手。 岛上风吹雨淋,日子确实过的艰难,从那一张张粗粝的脸庞就能看出一丝端倪,眼下入春了还好一点,寒冬腊月时真是难熬。 “呼——多谢掌柜的。” “来,兄弟们,打火了。” 听到这话,众人不由暗暗松了口气。 同时,几乎所有人都忙碌起来。 迅速从后院抬来两口煮沸的铁锅,架在早已经烧燃的青砖火塘上。 滚沸的红油汤上,搀杂着鱼、虾、肉泥以及干辣椒,除此外,还有几根白萝卜,汤汁浓郁,香味混合着热浪扑面而来。 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。 这种一锅煮的做法,倒是有点类似于之前从青城山返回时,川陕一带跑船人做的铁鼎锅。 唯一不同的是。 不同于纯粹讲究香辣的川菜,湘菜中习惯于加上花椒,此刻深吸了口气,辛辣之余,明显还多了几分鲜香麻辣。 一众伙计也没太多讲究。 或是找了个马扎,或是垫了几块砖头,甚至还有干脆捧着碗筷,或蹲或站的围着铁锅,大口捞着。 “少掌柜,这边请。” 见陈玉楼并未说什么。 跟在身后的老九叔,不由松了口气,同时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,将一众人请入后院大殿中。 空荡的大殿中。 赫然多出了一张圆桌。 再加上形式各异,有新有旧的木椅。 一看就知道是从各处临时凑出。 比起前院里伙计们的随意,殿内就要认真不少,足有十多样菜式,中间则是烧着一只铜炉。 浓白鲜郁的汤里,肉片上下滚动。 看色泽就知道是羊肉。 香味扑鼻而来。 弥漫整座大殿之中。 纵是陈玉楼,一时间都忍不住满口生津。 湘西一直就有冬吃羊肉夏吃姜的说法。 一入冬,最好是下雪天。 掩门闭户,烧上一只铜炉,用的辣锅锅底,羊肉混着小杂鱼,一锅慢慢煮沸,那味道仙丹都不换。 因为鱼羊为鲜。 所以湘西那边又将这道菜称之为一锅鲜。 而羊肉的话,最好就是选用湘西当地的岩羊,肉质鲜嫩入口即化。 不过…… 而今他们远在洞庭湖。 岩羊自然是来不及找得到了。 看肉质,应该就是湖边人家放养的湖羊,味道虽然差岩羊一筹,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弄来一头羊,还能苛责什么? 不用想都知道,是伙计们临时出岛,去往湖边买来。 “坐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