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大贤良师-《黄天之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而张纯、张举的叛乱,更是必然,北地的乌桓人早就是心怀不满,叛乱必然会要爆发,不过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。

    许安微微侧目,云淡风轻道:“知道为何我敢断言将来之事?”

    龚都心中一凛,他猛然想起下曲阳逃亡的那个夜晚,许安在众人迷惑之间要众人前去太行山。

    又想起了一路连战连捷,到今日拥兵数万,盘踞太行,人的想象总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想法,这些本来并非是许安有所预知的事情,也被龚都当成了许安未卜先知的证明。

    许安并不知道龚都想法,他再度看向身前的阎忠说道:“我还知道阎公你为何遁入太行山,你曾经在皇甫嵩麾下任职。”

    阎忠闻言不由的大惊失色,猛然抬头看向许安。

    “平定黄巾之乱后,你劝皇甫义真挟平定黄巾之乱的威势,起兵反叛。”

    阎忠身躯一震,连退了几步,跌倒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“这,这……”

    阎忠满脸的难以置信,他确定当日劝说皇甫嵩反叛之时,帐中只有皇甫嵩和梁衍三人,断无外人,怎么可能被许安知晓。

    徐晃、龚都等人见阎忠如今作态,心中知道许安的所言定然不虚,再看向许安时都是难掩脸上的震惊之色。

    难道许安真有未卜先知之能!

    许安转过身去,望向远方渐渐落下的夕阳。

    天边残阳如血,晚霞更似大火焚烧一般。

    “我虽然统一了太行山,但不过闻名八百里,就算取了上党郡,也不过是在并州扬名,出了并州的地界谁又知道我许安的名字?”

    “届时百万黄巾复起,各自为战结果只能是被汉军各个击破,所以我要葵城击败了朱儁!”

    “只有击败了朱儁扬名天下,才能在之后黄巾复起之时,吸引天下黄巾的目光,让他们明白该追随于谁!”

    许安慢慢转过身来面对着身后的众人,锐利的鹰目扫视着眼前的众人,背后是渐渐暗淡的天空,还有如血般的残阳。

    阎忠怔怔的望着许安,他此前从来不相信什么仙神鬼道之说,甚至对其嗤之以鼻,选择归附许安,也只是看重许安的潜力。

    但如今许安的话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观念。

    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仙神?难道这世上真有黄天?

    许安看着众人震惊的神情,重新坐回椅子上。

    他知道东汉末这段历史的走向,他一直以来都隐藏在心中。

    但他这段时间却发现,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隐瞒,他现在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,是近十万黄巾军的领袖。

    他根本不需要什么藏拙,什么掩人耳目,什么隐藏。

    他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,他是如今这个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宗教的领袖。

    在这个世道,太平道的信众,黄巾军兵丁,普通的百姓民众,甚至于那些达官贵人,世家好强,他们很多人都是真的相信鬼神之说。

    兵阴阳者,假鬼神以为助。

    现在的许安实际上在外人看来,他已经不仅仅只是许安了。

    在一众太平道的信众心中,现在的许安已经快要和神人并肩,他就是新的黄天!是黄天之志的继承人。

    他麾下的这些将校,徐晃,阎忠,龚都等人知道他真能未卜先知,料敌机先,只会更为的信服他,而太平道的教众也只会更为狂热。

    而且许安有《太平经》在身,一切的事务都可以推给《太平经》,因为这个世界只有四个人看过《太平经》一书,张角,张宝,张梁,还有他许安。

    黄巾军的营寨中,无数军士的欢呼声也逐渐整齐,最终汇聚成了一句同样的话。

    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!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